嘤鸣诗社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晓风轻送

几句讲清拗救论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00:16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09
就只那么点东东,你不明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。

你为何不能说出你的理由来呢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00:17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11
其实拗救我已经否论,只是告诉他人:拗救论重点内容。

你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14
从唐诗来看,24同声句共有4中形式。这4中形式在科举试律诗中都有一定的数量。
善谈拗救的好事者,只谈【 ...

呵呵。
拗救说本就是屁话啊。何需拗救?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00:18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
呵呵。
拗救说本就是屁话啊。何需拗救?!

不救,为何合律呢?
【为何合律】的道理是什么?
你为何不说呢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4

主题

137

帖子

58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55
贡献
125
金钱
212
发表于 2016-8-8 00:21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
呵呵。
拗救说本就是屁话啊。何需拗救?!

不吟不诵,自然无须拗救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21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-8-8 00:31 编辑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16
你为何不能说出你的理由来呢?

不想太浪费精神,况且本就是自己否定的东东。何需多说,只告诉个大概不就得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2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
你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!

已经告诉他人什么是拗,又告诉了他人是如何救的。也就可以了,拗救论重点内容也不过这点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2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14
从唐诗来看,24同声句共有4中形式。这4中形式在科举试律诗中都有一定的数量。
善谈拗救的好事者,只谈【 ...

一个理论不能自圆其说,就只舍弃他吧。我们何需为拗救说守节?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25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
你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!

又何需多讲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27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
呵呵。
拗救说本就是屁话啊。何需拗救?!

在何为律诗中已经讲到这个问题。不再多说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00:44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23
已经告诉他人什么是拗,又告诉了他人是如何救的。也就可以了,拗救论重点内容也不过这点吧。 ...

什么可以不可以,救是合律,不救也是合律。这才是根本的重点。
或者说,拗救纯属是多此一举!也即你的屁话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6:2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44
什么可以不可以,救是合律,不救也是合律。这才是根本的重点。
或者说,拗救纯属是多此一举!也即你的屁 ...

乱弹琴,不告诉他人什么是拗救,人们又怎么知道拗救论错在哪?真不你的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12:44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-8-8 12:45 编辑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6:23
乱弹琴,不告诉他人什么是拗救,人们又怎么知道拗救论错在哪?真不你的! ...

拗救,本身就是错误。
拗救理论的所谓大拗句和特拗句,其本身就是合律的!
拗救理论的荒谬,就在于将本身合律的大拗句和特拗句,说成是不合律,这才是拗救理论错误的根本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99

主题

4784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270
贡献
4473
金钱
8134
发表于 2016-8-8 17:20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2:51
满意不满意,一下四种格式为何合律?

甲】〇平〇平仄:遥知太平代,平平去平去。(崔曙 状元帖)

【泛滟翘振鹭,澄清跃紫鳞。仄上平仄去?平平仄仄平】
这个,还不能肯定违律,“振”,可读平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17:36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-8-8 17:40 编辑
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-8-8 17:20
【泛滟翘振鹭,澄清跃紫鳞。仄上平仄去?平平仄仄平】
这个,还不能肯定违律,“振”,可读平。 ...

1、振,读平声或读仄声,都不违律;
2、泛滟翘振鹭,振鹭的振,是仄声不是平声。振虽平仄两读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17:59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12:44
拗救,本身就是错误。
拗救理论的所谓大拗句和特拗句,其本身就是合律的!
拗救理论的荒谬,就在于将本身 ...

呵呵。拗救论中可没将特拗句说成不合律哦。作准律句看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20:06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17:59
呵呵。拗救论中可没将特拗句说成不合律哦。作准律句看。

声律鼻祖沈约,将声调不同叫做【浮切】。浮切,依据诗体的部位不同,有:平头、上尾、鹤膝、蜂腰四个项目。五言诗句的第26两字:声调不同叫【平头】,声调相同叫【犯平头】。
古人只有【浮切】与【未浮切】的说法,并无【准浮切】的说法。
同理古有【平头】与【犯平头】的说法,并无【准平头】的说法。
今人只有【交替】与【不交替】的说法,并无【准交替】的说法。
特拗句平平仄平仄:
依据24分明,则是失律句;
依据25分明,则是合律句。

由此可知:特拗句平平仄平仄,是【准律句】的说法,是违反矛盾同一律的非驴非马的骡子理论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0:1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20:06
声律鼻祖沈约,将声调不同叫做【浮切】。浮切,依据诗体的部位不同,有:平头、上尾、鹤膝、蜂腰四个项目 ...

谢谢。不管怎样。你的这些资料还是好的。最起码的能让人有多一些的了解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4

主题

137

帖子

58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55
贡献
125
金钱
212
发表于 2016-8-8 20:22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00:24
一个理论不能自圆其说,就只舍弃他吧。我们何需为拗救说守节?!

拗救是一种调声术,蛮有效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0:42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-8-8 20:48 编辑
挖井人 发表于 2016-8-8 20:22
拗救是一种调声术,蛮有效的。

我知道拗救,但是否拗救,都不能作为是不是合律的理由。我写诗也没有拗过,但从理论上,因其拗救论自身的不能自圆其说,故否认了它。

从大量的近体诗选中可知:对于大拗句(特拗句作为准律句除外),一首诗中若只偶然一句的,是能作为近体律诗看的(无论是否救),然当有不少于两句的大拗时,便都是作为拗律看了。所以从近体律诗言,人们对大拗句的容忍还是有限的。(注:黄鹤楼只有两句大拗,是作为拗律看的)
然贾岛五律诗中,因只有一句大拗(中仄中仄仄,平平仄仄平),虽也不救的,但人们也将之作为近体律诗看的。
对于什么是近体律诗,我们就从这个上去加深理解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9

主题

1166

帖子

406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144
贡献
1213
金钱
1402
发表于 2016-8-8 20:48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20:42
我知道拗救,但是否拗救,都不能作为是不是合律的理由。我写诗也没有拗过,但从理论上,因其白费力气拗救 ...

既然是拗救,就那符合拗律喽,简称合律。黄鹤楼有三句大拗,你咋说两句?是不是看漏了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0:53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言哉 发表于 2016-8-8 20:48
既然是拗救,就那符合拗律喽,简称合律。黄鹤楼有三句大拗,你咋说两句?是不是看漏了? ...
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馀黄鹤楼。
仄平仄中平仄仄,仄仄中平平仄平。
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(本联上句三仄尾、失粘)
平仄仄仄仄仄仄,仄平平仄中平平。

晴川历历汉阳树,春草萋萋鹦鹉洲。
平平仄仄仄平仄,平仄平平平仄平。

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平仄仄平平。

显然只有一三两句大拗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9

主题

1166

帖子

406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144
贡献
1213
金钱
1402
发表于 2016-8-8 20:57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20:53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馀黄鹤楼。
仄平仄中平仄仄,仄仄中平平仄平。

三平尾你没算啊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1:15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言哉 发表于 2016-8-8 20:57
三平尾你没算啊。

呵呵。我这里首先讲大拗。三平尾,与孤平一样,虽属小拗,但在近体诗中却属禁忌。这首诗中没有三平尾,第三句是三仄尾,毛病不在此,而是第三句大拗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9

主题

1166

帖子

406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144
贡献
1213
金钱
1402
发表于 2016-8-8 21:17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21:15
呵呵。我这里首先讲大拗。三平尾,与孤平一样,虽属小拗,但在近体诗中却属禁忌。这首诗中没有三平尾,第 ...

先把你搁在这儿,忙忙忙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1:18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言哉 发表于 2016-8-8 21:17
先把你搁在这儿,忙忙忙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9

主题

1166

帖子

406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144
贡献
1213
金钱
1402
发表于 2016-8-8 21:21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
别握手了,搁在这儿是让大家欣赏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1:28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-8-8 22:56 编辑
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-8-8 17:20
【泛滟翘振鹭,澄清跃紫鳞。仄上平仄去?平平仄仄平】
这个,还不能肯定违律,“振”,可读平。 ...

呵呵。振在于里不能平读的,平读只限于振振(形容词)。对大拗句:中仄中仄仄,也有不救的。即对句依然为:平平仄仄平。在近体律诗中,不在于大拗是否救的问题,而是人们对大拗句的容忍程度。一首律诗中,只一种大拗不超两句的,无论救与不救,都作为近体律诗看的,超出这个容忍限度,便只能作为拗律看了。

我们还是从贾岛诗中只有一句大拗不救的,也作为近体律诗看,然黄鹤楼虽只有两句大拗(属两种大拗),却作为拗律看这点去加深理解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99

主题

4784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2270
贡献
4473
金钱
8134
发表于 2016-8-8 21:4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8 21:28
呵呵。振在于里不能平读的,平读只限于振振(形容词)。对大拗句:中仄中仄仄,也有不救的。即对句依然为 ...

对于平仄两读字,古人是不大讲究词性词义的。只要两读,在那个位置该读平则平,该读仄则仄。如思、醒、过、尚……还有笼,名词读平,动词读仄,烟笼寒水月笼沙,只能读成平。只有当代人才强调词性、意义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21:5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-8-8 21:43
对于平仄两读字,古人是不大讲究词性词义的。只要两读,在那个位置该读平则平,该读仄则仄。如思、醒、过 ...

呵呵。读音是根据字意来定的。这可不是我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。只是人们因为受平仄律的束缚,才故意乱引用的。平仄律,已经是拐杖了,可别再加码为刑杖才好!

点评

古人大多守律而轻松,除了其他优势,还有就是有很多宽松的办法,如人名地名平仄从宽,拗救,平仄两读不管词性词义,自对互文交股对……当代人大多古文功力不济又只认死理,怎样弄得过古人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8 22:03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嘤鸣诗社 ( 湘ICP备17006309号-1 )

GMT+8, 2025-7-17 02:2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