嘤鸣诗社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楼主: 晓风轻送

几句讲清拗救论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14:12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
涂宗涛,不是唐朝人吧?!
他有什么资格去限制或约束唐朝的声律呢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15:56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14:12
涂宗涛,不是唐朝人吧?!
他有什么资格去限制或约束唐朝的声律呢?

呵呵。你呀。。。。。。

点评

什么意思啊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2:15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2:15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15:56
呵呵。你呀。。。。。。

什么意思啊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2:2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
合理的吸收,不合理的弃之。管他是谁的。

点评

你的一下发言是舍弃吗? 附:几句说清拗救论 诗律中,多有讲拗救的。何为拗?如何救?就以五言律句来说吧: 在五言律句中,只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式及其特定变式,为律句。 ①平平仄仄平,特定变式:仄平平仄平;(本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2:32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2:32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2:22
合理的吸收,不合理的弃之。管他是谁的。

你的一下发言是舍弃吗?

附:几句说清拗救论
诗律中,多有讲拗救的。何为拗?如何救?就以五言律句来说吧:
在五言律句中,只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式及其特定变式,为律句。
①平平仄仄平,特定变式:仄平平仄平;(本句拗救)
②平平平仄仄,特定变式:仄平平仄仄;
③仄仄仄平平,特定变式:平仄仄平平;
④仄仄平平仄,特定变式:平仄平平仄。
非以上四种句式的,则统称之为拗句。在五言拗句中,有一种句式:平平仄平仄。因在唐宋律诗中常见,故人们称之特拗句。在律诗中,特拗句是作为准律句的。
所以,五言律诗中,合律的句式只有以上的五种。
在律诗中,最禁忌的是孤平句“仄平仄仄平”及三平调句“中仄平平平”。(注:有人统计过,在唐人诗中,犯孤平、三平调者占同类句式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二)
其它拗句,若犯小拗,则是可救可不救的。
若犯大拗(特拗除外),则需对句拗救。即出句在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字,则在对句的相应位置补上一个平字。如出句:中仄中仄仄,则对句:中平平仄平。
注:七言律句,则是在五言律句前加两字,其中第一个字可平仄不论,后五字必需严格按五言律句式。知道这点即可,不需再展开讨论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2:46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2:32
你的一下发言是舍弃吗?

附:几句说清拗救论

这是告诉人家拗救论是怎么说的。然后才能否定哦。

点评

你还是没有说清呢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2:48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2:48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2:46
这是告诉人家拗救论是怎么说的。然后才能否定哦。

你还是没有说清呢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2:49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拗救论不合理处:
一是小拗可救可不救,这不是屁话吗?
二是大拗“中仄中仄仄”,在唐时就有不救的,那还需谈什么拗救啊。显然也是屁话了。
综合以上两点,拗救论就是屁话。
你总该满意了吧。

点评

满意不满意,一下四种格式为何合律? 甲】〇平〇平仄:遥知太平代,平平去平去。(崔曙 状元帖) 乙】〇仄〇仄仄:泛滟翘振鹭,仄上平去去,(郑谷 省试贴) 丙】〇平〇平平:开元太平时,平平去平平。(李肱 状元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2:51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2:5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2:49
拗救论不合理处:
一是小拗可救可不救,这不是屁话吗?
二是大拗“中仄中仄仄”,在唐时就有不救的,那还需 ...

满意不满意,一下四种格式为何合律?

甲】〇平〇平仄:遥知太平代,平平去平去。(崔曙 状元帖)
乙】〇仄〇仄仄:泛滟翘振鹭,仄上平去去,(郑谷 省试贴)
丙】〇平〇平平:开元太平时,平平去平平。(李肱 状元帖)
丁】〇仄〇仄平:宴罢水殿空,仄仄仄仄平。(李肱 状元帖)

点评

【泛滟翘振鹭,澄清跃紫鳞。仄上平仄去?平平仄仄平】 这个,还不能肯定违律,“振”,可读平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8 17:20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2:57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2:51
满意不满意,一下四种格式为何合律?

甲】〇平〇平仄:遥知太平代,平平去平去。(崔曙 状元帖)

你又开始四声说了,我接受的还是平仄说。。。。。没交集哦。

点评

这充分说明,你的知识是浅薄的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2:58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2:5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-8-7 23:01 编辑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2:57
你又开始四声说了,我接受的还是平仄说。。。。。没交集哦。

这充分说明,你的知识是浅薄的!唐朝近体诗的声律:
是调【四声】,不是调【平仄】;
是调【25】,不是调【24】。

你明白了吗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00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2:51
满意不满意,一下四种格式为何合律?

甲】〇平〇平仄:遥知太平代,平平去平去。(崔曙 状元帖)

你那些试贴诗中,有两句大拗的吗。只要你找的出来,我服你。不然就是我说的,只偶有一句大拗的,还是可以当作正律看的。

点评

你那些试贴诗中,有两句大拗的吗。只要你找的出来,我服你。不然就是我说的,只偶有一句大拗的,还是可以当作正律看的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10
什么逻辑? 《亚父碎玉斗》裴次元 省试帖 雄谋竟不决,宝玉终不爱。倏尔霜刃挥,飒然春冰碎。 飞光动旗帜,散响惊环珮。霜洒绣障前,星流锦筵内。 图王业已失,为虏言空悔。独有青史中,英风观千载。 平平仄仄入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0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04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-8-7 23:06 编辑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00
你那些试贴诗中,有两句大拗的吗。只要你找的出来,我服你。不然就是我说的,只偶有一句大拗的,还是可以 ...

什么逻辑?一下试律诗,总共12句,竟有8个【24同声句】

《亚父碎玉斗》裴次元 省试帖
雄谋竟不决,宝玉终不爱。倏尔霜刃挥,飒然春冰碎。
飞光动旗帜,散响惊环珮。霜洒绣障前,星流锦筵内。
图王业已失,为虏言空悔。独有青史中,英风观千载。

平平仄仄入?仄入平仄去?仄仄平仄平?仄平平平去?
平平仄平去?仄上平平去?平仄仄仄平?平平仄平去?
平平仄仄入?平上平平去?仄仄平仄平?平平仄平去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06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3:04
什么逻辑?

《亚父碎玉斗》裴次元 省试帖

呵呵。我们说的是八句近体律诗。你这个可是十二句的,不是近体律诗哦。

点评

胡说八道,十二句不是近体诗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08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08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3:04
什么逻辑?一下试律诗,总共12句,竟有8个【24同声句】

《亚父碎玉斗》裴次元 省试帖

你这个作排律看吧。

点评

排律,不是近体诗吗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09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08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06
呵呵。我们说的是八句近体律诗。你这个可是十二句的,不是近体律诗哦。 ...

胡说八道,十二句不是近体诗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09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08
你这个作排律看吧。

排律,不是近体诗吗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1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-8-7 23:12 编辑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00
你那些试贴诗中,有两句大拗的吗。只要你找的出来,我服你。不然就是我说的,只偶有一句大拗的,还是可以当作正律看的。

你服我,有什么用?!
为什么【当正律】,天下之有你一人有此逻辑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15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3:10
你服我,有什么用?!
为什么【当正律】,天下之有你一人有此逻辑!

所谓正律不就近体律诗吗。

点评

这是你的杜撰说法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2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17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3:09
排律,不是近体诗吗?

排律与八句律诗还是不同的。

点评

句数不同而已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2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24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15
所谓正律不就近体律诗吗。

这是你的杜撰说法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24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17
排律与八句律诗还是不同的。

句数不同而已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28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
人们所言之律诗,就是指八句近体律诗。这个不应有任何的疑问。

点评

瞎掰啊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7 23:35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7 23:3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3:24
这是你的杜撰说法

我如何说不要紧的。只要点明这个就可以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35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-8-7 23:28
人们所言之律诗,就是指八句近体律诗。这个不应有任何的疑问。

瞎掰啊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7 23:55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你不说,别人还明白,你乱说,别人反倒糊涂了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00:05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友情提示:以后不要自吹懂得拗救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09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7 23:55
你不说,别人还明白,你乱说,别人反倒糊涂了!

就只那么点东东,你不明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。

点评

你为何不能说出你的理由来呢?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8 00:16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21

主题

9348

帖子

3万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5Rank: 5

威望
1100
贡献
10187
金钱
11640

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8 00:11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-8-8 00:05
友情提示:以后不要自吹懂得拗救了

其实拗救我已经否论,只是告诉他人:拗救论重点内容。

点评

你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-8-8 00:17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2

帖子

122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威望
21
贡献
393
金钱
415
发表于 2016-8-8 00:14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从唐诗来看,24同声句共有4中形式。这4中形式在科举试律诗中都有一定的数量。
善谈拗救的好事者,只谈【1、2】,不谈【3、4】。
【1、2】拗句,既有名堂,又有救法。【3、4】拗句,既无名堂,又无救法。
这是王力所谓拗救理论的先天性不足!!!
【1】〇平〇平仄
【2】〇仄〇仄仄
【3】〇仄〇仄平
【4】〇平〇平平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嘤鸣诗社 ( 湘ICP备17006309号-1 )

GMT+8, 2025-7-19 14:1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